佛山市2016年环境状况公报
发表时间:2017-03-07 17:14:00                       文章来源:市环境保护局
[字号: ]            [打印]            [关闭]

2016年,我市环保工作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打造佛山“环境质量年”,全面深化生态环保改革,健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一、全市环境质量状况

(一)大气环境质量

1.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情况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14415538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浓度的第95百分位数为1.3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的第90百分位数为16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310天,占有效天数比例为84.7%,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O3NO2PM2.5

2.城市降水水质情况

2016年全市降水pH值为5.10,比上年上升0.26pH单位;全年酸雨频率为50.4%,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酸雨污染较上年略有缓和。

(二)水环境质量

1.全市饮用水源达标情况

佛山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总体保持优良。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2.全市主要江河水质情况

主要江河水质状况总体优良,平洲水道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容桂水道、潭洲水道、西江干流水道、东平水道、顺德水道、东海水道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与上年相比水质保持稳定。

3.全市主要内河涌水质情况

7条主要内河涌中,桂畔海和高明河达到Ⅲ类水质,佛山水道达到Ⅴ类水质,其余的西南涌、大棉涌、大良河、水口水道为劣Ⅴ类水质。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等。

(三)声环境质量

全市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全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7.6dB(A),总体水平为“一般”;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2dB(A),总体水平为“好”;功能区昼间和夜间噪声未能全面达标。

二、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和行动

(一)持续创新,环保机制体制实现新突破

1.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体系

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监管责任,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对各区党委、政府以及41个部门建立“环保责任清单”。加强党委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调整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组成人员,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主任,构建起权责一致的环保责任体系。

2.深入开展2016年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

2016年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工作,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责任制考核为抓手,推动各级政府及市各有关部门对环保工作齐抓共管,力促环境质量提升。2016年度考核结果中,顺德区被评为优秀;重点考核单位中的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质监局被评为优秀,一般考核单位中的市公安局、农业局、气象局等3个单位被评为优秀。

3.持续推进100项环保民生实事

以解决环境保护突出问题为目标,继续推动落实2016年建设满意政府100项环保民生实事,其中,大气污染防治项目22项,水环境整治项目31项,固体废物管理项目10项,环境管理项目37项。完成率为94%,整体进度良好。

4.结合实际开展环保立法工作

我市首部环保立法《佛山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于201671日正式实施,吸纳了我市治理“黑烟车”的思路和实践,创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黑烟车”查处制度,并启动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出台《佛山市“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立法工作计划》,做好“十三五”时期全市环保立法工作的统筹安排。

5.逐步启动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

总纲领性文件《佛山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由市政府印发实施,已完成1500多家环统工业企业的排污核定与分配,开发完成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规范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排放标准动态监管机制,全市已发放且仍在有效期内的排污许可证合计3800个。在全省率先建成污染源在线监控和总量控制管理系统,逐步实施污染源排放总量和浓度“双控制”。

6.全力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工作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11月下旬进驻广东省开展督察,我市建立高规格的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协调联络组及扁平化的协调联络机制,建立自上而下的市、区、镇快速处理机制以及畅顺的横向工作联动机制,全员动员部署,24小时值班应对,建立领导包案和“一案双查”制度,做到立查立改、边整边改、过程留痕、信息公开,切实做好交办案件的查处。截止2016年底,案件办结率为62.75%,全市立案处罚、关停取缔污染企业分别为达254家、161家。

(二)精准防控,大气污染防治迈开新步伐

1.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整治

出台2016年度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精准防治实施方案及铝型材、油烟等专项配套整治方案。完成电厂超洁净排放改造,累计投资10.8亿元。推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一厂一策精细化整治,实施示范工程和督查相结合,已有150家完成治理任务。完成34610蒸吨/小时及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工作。分期分批推进铝型材行业清洁能源全替代工作,已有134家完成改燃任务。

2.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

严格把关新车入户环保审核,强化源头控制;扎实推进省下达的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任务,全市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2.16万辆;开展黑烟车路检工作,建成60个黑烟车电子抓拍点。开展对建设工地、码头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路检点或大型物流公司的机动车以及加油站油品质量的专项抽查,开展对工地、码头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废气排放的督查。

3.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督查

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措施,实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强化降尘措施的落实。市委督查室牵头组织环保、住建、交通、国土等部门每日组成3个专项督查组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扬尘污染防治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行扬尘污染防治责任情况。实施不利气象条件的大气污染精准防治,“技防”和“人防”相结合,对各类大气污染源实行分级管控。从201610月下旬开始,市环委办牵头落实日常督查、巡视督查、应急督查三级督查机制,各级部门通力合作,对工业企业、工地、机动车尾气、露天焚烧等污染源严防死守,实施拉网式清查,精准打击环境污染黑点。10月份以来至年底,全市各级各部门共派出81586人次,检查工业污染源25648个次,餐饮油烟污染源5179个次、扬尘污染源30285个次、扑灭露天焚烧污染源1487个、尾气抽检15607车次。其中问题污染源6342个,责令停工停产1739个,完成整改4918个。

4.加大餐饮行业油烟整治力度

全面推进建成区内全部中型及以上餐饮企业的油烟治理工作,共有600家餐饮油烟企业完成整治任务,50%以上大型餐饮企业安装了油烟废气排放在线监控仪器。

(三)攻坚克难,水、土、固废污染防治呈现新进展

1.科学制定治水计划

整合优化“一河一策”方案,印发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方案、广佛跨界流域水环境“四源共治”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推进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与流域综合治水相结合,将全市划分为22个控制单元,设置46个市级考核断面及6个水质参照断面,搭建“流域-控制区-控制单元分区”管理体系,落实治水目标、任务、项目和措施。

2.不断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对全市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定期进行巡查,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周边污染源的管治力度,消除水质安全隐患。通过不定期抽查、汛期突击巡查和联合水务部门巡查等方式,对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印发了《佛山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准化建设规范手册》,在全市范围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准化建设工作,全市省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标准化建设工作均已完成。

3.狠抓“一河一策”及黑臭水体整治

推进第一批“一河一策”重点河涌整治效果的第三方评估工作,推进第二批“一河一策”90条重点河涌综合整治,因地制宜推进截污、清淤、疏浚、引水活水等多项治水措施,按计划推进306项治理项目。全面铺开全市建成区6条黑臭水体的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大部分工程已基本完成,部分水体已基本消除黑臭,水质改善明显前两批重点整治河涌、黑臭水体均已建立涌长责任制,在河岸明显位置竖立公示牌,向社会公开。

4.全面推进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印发实施《佛山市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方案(2016-2018)》,对未能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纳污范围的村居,在原已建成172个、合计日处理能力5.16万吨的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新增日处理能力5.3万吨的建设任务探索利用政策性优惠贷款解决水环境整治工作及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所需资金投入大、融资难的问题。

5.开展村级工业区环境整治

继续实施村级工业区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按计划完成第二批100个行政村(居)的村级工业区环境整治,共计清理淘汰企业1221家,整治提升企业2729家,强化监管企业2209家。

6.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

大力推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启动南海绿色工业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纳入到佛山市2016年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内容,制定危险废物规范化监管服务评估体系,利用固体废物电子联单系统实现危险废物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和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监管。加大医疗废物、电子废物、进口废物的监管力度,依法严格进行严控废物许可。深入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监管与应急反应能力。

7.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提前启动基础性的全市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工作,组织编制《佛山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率先开展土壤样品库的建设,进行污染场地修复试点研究

(四)抓铁有痕,环境监管工作提升新水平

1.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和环境污染犯罪行为

我市继续严格环保执法,铁腕治污,努力实现环境执法“精准化、精细化、精明化”。采取“网格化+双随机”环境执法抽查方式,实现从普查式执法到精细化执法的转变,实现抽查留痕,已完成243家重点污染源、160家一般污染源“双随机”抽查任务并进行网上公示。深入开展环保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治工作,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及交界区域联合执法,开展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环境问题针对性执法,强化数据分析,重点解决校园周边环境问题、三水军区农场和范湖工业区等突出环境问题,打造精准执法体系。进一步规范环境行政处罚流程,出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规定,创新性的采用“裁量幅度+调整系数”的模式,构建公开透明的行政处罚体系。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全面提高全市环境执法水平。继续升级“环保+公安”执法协作机制,抽调专人组成环境污染犯罪案件侦查专业队。与法院、检察院、公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办理环境污染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合力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全年出动环境监察人员164142人次,现场检查企业63727厂次,立案处理企业1440宗,罚款金额6511.6万元,共办理按日计罚案件2宗,按日计罚金额50.2万元,查封扣押15宗,限产停产19宗,移送行政拘留21宗。

2.提升环境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出台《佛山市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企业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工作指引》《进一步加强我市环境安全化解环境风险工作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强化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企业编制应急预案并备案,组织市、区环保部门开展2016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或生态破坏事件。

(五)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环保服务质量

1.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准入

实施不同区域差别化的环保准入要求,优化产业布局,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严控区等特别区域控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印发《佛山市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强化规划环评,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环评登记表备案制改革工作,提高建设项目环评效能和环评审批服务效率,建立健全环评市场监管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总量前置审核制度,强化污染物指标约束。

2.开展对企业的暖春行动。组织召开企业环境政策宣讲会议,在“佛山环保”微信公众号进行了“企业环保法律风险及其防范”、“以案说法”、法律法规解读等法制宣传,主动向企业宣贯普及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推行领导公开接访企业家制度,解答企业在生产经营、环境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进一步提高环保互联网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互联网+环境保护”工作,编制完成了《佛山市“互联网+”环境保护规划设计方案》。不断完善环境管理系统,完成了佛山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推进黑烟车抓拍系统的建设,建成集信访处理、行政处罚等业务于一体的环境监察平台,实现数据整合和环境数字化管理。

4.提升环境监测社会化管理水平

建设完成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委托监测业务基础数据采集、数据上报审核预警、数据基础统计、监测报告与报表、原始记录和质控记录上传6大功能,规范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数据上报、数据审核、定期的质控抽查等工作,提升环境监测社会化管理水平

5.全面加强环保社会监督

通过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每月向社会公布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和132条重点河涌的水质状况,从9月份开始,向社会公布全市32个镇街的空气质量排名及镇街河涌水质排名,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知情和参与权。出台《佛山市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扩大举报的适用条件和举报方式,将最高奖励金额提高至20万元。实施工地扬尘污染和露天焚烧有奖举报,发动群众参与环保监督。建立环保违法企业“黑名单”、“黑色物业”定期公布制度,落实企业、业主主体责任。按要求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全年共收到环保有关的人大建议19份、政协提案20份,已全部办结。

6.持续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大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提高我市生态文明意识,营造良好的环保社会氛围。组织市内外媒体记者重点参与全市环保工作新闻报道活动,宣传环保政策措施,报道环保工作动态,共组织了12场新闻通气会或新闻发布会。2016年涉及佛山环保的各类报道超2000条,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南方日报等高端媒体对我市精准治气、河长制治水、党政同责机制创新、中央环保督察、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等先进经验均做了宣传报道,影响深远。发挥“佛山环保”政务微信作用,打造环保部门与市民快速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全年推送图文消息共计661条,平均阅读量1239人次/条,38次进入佛山政务微信影响力排行榜市级总榜前20名。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校园智能垃圾分类、“衣点爱心”旧衣物捐赠及回收利用等环保公益活动,依靠社会力量不断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和培育绿色行为习惯。

站内搜索: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 版权所有
佛山市环境信息中心制作与维护 地址:佛山市禅城区榴苑路20号
办公电话:(0757)83382525 电子邮箱:foshanepb@sthj.foshan.gov.cn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61号-1 网站标识码4406000029
统计代码: 站点访问量:- 稿件访问量-